羊水穿刺可以检测什么?

来源:
网络
更新日期:
2021-07-06 00:32:33
羊水 穿刺 可以 检测 什么

摘要: 羊水穿刺的必要性值得重视。羊水穿刺对于唐氏筛查低风险的准妈妈来说,是没有必要做的,因为羊水穿刺有一定的风险性。对于中期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准妈妈,则必须进行羊水穿刺以确诊胎儿是否是唐氏儿。

羊水穿刺是什么

羊水穿刺是穿刺羊膜腔后取极少量羊水,并对羊水进行分析的一种产前诊断方法,通常用于唐氏筛查的辅助检查以及某些遗传疾病的判定。妊娠17-21周,羊水中的活细胞达到30%,细胞培养成功率高,而且此时羊水量相对多,胎儿较小,不易刺伤胎儿,因此是做羊水穿刺的最佳时间。羊水穿刺,具体来说,就是用穿刺针穿过准妈妈的腹壁刺入宫腔,吸出约20ml的羊水样本,然后通过7-14日的羊水培育得到染色体核型,再经过观察分析染色体是否会发生畸变,从而得出胎儿是否是唐氏儿的风险值。

羊水穿刺可以检测什么?

怀孕后要科学营养,控制脂肪、糖、盐的摄入,防止妊娠并发症;同时,注意产前诊断与排畸检查;大于35岁的孕妇建议做常规羊水穿刺。羊水穿刺检查什么?

1、进行染色体、基因并代谢病的诊断,确诊出先天性呆傻儿、愚型儿等,为后续出生干预做准备;

2、诊断胎儿是否有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如无脑儿或脊柱裂;

3、检查胎儿肺部、肾、肝、皮肤的成熟度;

4、预测胎儿血型,诊断是否会发生新生儿溶血;

5、检测宫内感染,如羊水中白细胞介素-6升高,则可能存在亚临床的宫内感染;

6、协助诊断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时因羊水偏碱性,pH值应大于7。

羊水穿刺一定要做吗

羊水穿刺的必要性值得重视。羊水穿刺对于唐氏筛查低风险的准妈妈来说,是没有必要做的,因为羊水穿刺有一定的风险性。对于中期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准妈妈,则必须进行羊水穿刺以确诊胎儿是否是唐氏儿,只有通过羊水穿刺确诊才能最大可能降低出生缺陷的几率。

哪些孕妇需要做羊水穿刺

符合以下条件的准妈妈最好做羊水穿刺:

1、超声波检查疑有神经管缺陷等胎儿畸形或母体血中甲胎蛋白异常高值者;

2、孕期有某些病原体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或弓形体感染;

3、曾生育过先天性缺陷儿,尤其是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准妈妈;

4、夫妻双方有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

5、分娩时,准妈妈的年纪在35岁以上。


怀孕50天左右的时候妊娠反应最敏感期间,所以不必太在意营养问题,想吃什么就吃,但也要注意忌吃淹制食物和生,凉冷食物。怀孕初期应注意远离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感冒,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许多网友提到了孕囊的形状看生男生女,长形可能生男孩。其实,孕囊的形状是由其张力以及其可伸展的空间来决定的。如果母亲的子宫形态比较标准,孕囊着床后,绝大多数是圆形或椭圆形。

一般来说,孕囊偏小可能是由于情绪紧张等,导致准孕妇月经推迟、排卵期后错、受孕时间晚,从而出现孕囊较实际停经天数小,例如,停经50天,但检查中却发现孕囊仅有40天左右大小。

在羊水穿刺结果分析单上会有甲胎蛋白(AFP)含量这个数据,正常胎儿羊水中的AFP值在孕12-14周的时候达到高峰,均值为40μg ml,以后AFP值开始下降,至足月妊娠时,AFP几乎测不出来。

随着科技和临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羊水穿刺的安全系数已经大大提高。以准妈妈们最为关心的流产为例,上世纪文献报道其流产率约为0 5%(1 200),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它导致的流产率仅为1 1600。

羊水穿刺的必要性值得重视。羊水穿刺对于唐氏筛查低风险的准妈妈来说,是没有必要做的,因为羊水穿刺有一定的风险性。对于中期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准妈妈,则必须进行羊水穿刺以确诊胎儿是否是唐氏儿。

一般来说,如果出现对照线明显清晰而检测线显色很浅,则表示可能怀孕,不一定就是真的怀上了。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隔两天用新的验孕棒采集晨尿重新检测。

有些验孕棒宣称同房后24小时内即可测出是否怀孕,这是因人而异的。想要看到更准确的测试值,最好在同房后10—14天后检测。所以,最好在月经期迟来两周后再做怀孕自测,这样结果会可信些。

验孕棒浸足包装上说明的时间后取出,在结果有效时间内观察棒上出现的红道道。没有任何红道道就是测验结果无效,小队长(一道杠)是没有怀孕,中队长(两道杠)的话,就证明是怀孕了。

在平时月经正常的情况下,一般的验孕棒在本来应该来月经的第一天就可以使用了,全天任何时候用都没有问题,但是早上起床后第一次小便用会更加准确些,因为那时的HCG浓度比较高。

不要为了增加尿液而喝过多的水分,因为这会稀释了激素的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在开始检测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准确根据每个步骤去做。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到测试的结果,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标签说明。

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并不一定是ABO溶血病所导致;而如果新生儿患ABO溶血病,则一定会伴随黄疸,不过大部分病情较轻。所以,产后应该密切关注新生儿的黄疸情况。

趣零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9237号-1

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123721494/51362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