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养生 这款运动让你轻松摆脱春困

来源:
网络
更新日期:
2021-07-06 16:12:34
惊蛰 养生 这款 运动 让你 轻松 摆脱 春困

摘要: 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

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但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

惊蛰时节,很多地方已是桃花泛红、柳树绽青,黄莺鸣叫、燕子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

春暖花开,惊蛰是阳气上升的时节,人们要抓紧这个时间激发体内的阳气。

专家提醒:大家进行运动锻炼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在上午进行适当的活动,就可以激发体内阳气上升,但运动之前应做好热身运动。

运动时大汗对于人体的阳气是一个消耗,所以在运动时,达到微汗就可以了。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会让人体产生损耗,对人体养阳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春季运动,不要太过激烈,需要循序渐进。

1、伸懒腰可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所以提倡春季早起多伸懒腰。

2、春季散步可以消除疲劳,有助于健康。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有利于人体疏通气血,生发阳气。

3、惊蛰最佳运动:放风筝。

春季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节,放风筝这项运动同时也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运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

惊蛰时节运动解春困春天在户外放风筝除了能强身健体,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还能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排出堆积在身体内一个冬天的浊气,一举多得,是许多养生专家都强烈推荐的春季养生健体好运动。

放风筝时,人们的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使处于紧张状态的大脑皮层和脑血管放松,使大脑皮层得到休息,因此对神经衰弱及失眠症有治疗作用。同时还益于缓解眼睛的疲劳,因为放风筝时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能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达到保护和增强视力的目的,对防治近视眼、老花眼及视神经萎缩极为有利。

惊蛰时节运动解春困经常放风筝,可以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保持韧带的弹性和椎关节的灵活性,增强骨质代谢,加强颈椎、脊柱的代偿功能,既不损伤椎体,又可预防椎骨和韧带的退化。

另外,由于放风筝的时候要仰头观望,所以要选择平坦的场地,因为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人经常要倒行,而且注意力多集中在空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止绊倒摔伤;还要注意风向与太阳的关系,注意防止太阳光对眼睛造成的伤害。


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我们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眼下,正是一年循环变化的开始,吃得正确,对

肝火旺要饮食清淡 春季肝火过旺容易肝胃不和,所以春天人容易上火,出现舌红苔黄、口苦咽干、口唇生疮,牙龈肿痛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

在惊蛰的时候吃梨具有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那么,要如何充分发挥梨的功效与作用呢?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3种吃梨的保健方法,以及怎样挑选

惊蛰为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 气温开始回升。在这天气转变之时,我们的饮食上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

每年的3月5、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时节,今年是3月6日,也就是今天。这时候的天气开始慢慢的变暖和了,很多人都开始出来活动了,但是

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一般在每年在3月5日或6日,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是指钻到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以五

唐朝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中吟道:一雷惊蛰始。惊蛰又称启蛰,位居二十四节气第三,时间点在每年公历的3月5日~6日。我们常说冬藏、春生、

惊蛰,古称启蛰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此时再摄入大量脂肪会加重肝脏负担。老中医建议:这一时段饮食上要着重注意养生,应遵循顺应阳

趣零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9237号-1

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123721494/51362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