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 寒露习俗之北京流行斗蟋蟀

来源:
网络
更新日期:
2021-07-06 15:48:10
寒露 节气 习俗 北京 流行 蟋蟀

摘要: 寒露的习俗很多,但是你知道寒露的习俗有哪些吗?在这寒露节气,人们喜欢怎样的习俗呢?斗蟋蟀在人们的印象,很多时候都是一些纨绔子弟才会

寒露的习俗很多,但是你知道寒露的习俗有哪些吗?在这寒露节气,人们喜欢怎样的习俗呢?斗蟋蟀在人们的印象,很多时候都是一些纨绔子弟才会做的事情,但是你知道吗?北京的寒露习俗之一竟是斗蟋蟀。

寒露习俗之北京流行斗蟋蟀

寒露,这样的时节天气渐渐转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而斗蟋蟀也是这个时节很盛行的一件事。

据记载,斗蟋蟀儿始于唐朝天宝年间,南宋权相贾似道,“少时游博无行”,掌权后尤喜促织之戏,还专门写了一本书《促织经》。明朝宣德皇帝也爱斗蟋蟀儿,致使一只好蟋蟀儿价至数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蟋蟀儿,大概也始于明朝吧。

斗蟋蟀,汉族民间搏戏之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但这种休闲方式很残酷。斗蟋仅有雄性,它们为保卫自己的领地或争夺配偶权而相互撕咬。二虫鏖战,战败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争斗,倒是鲜有“战死沙场”的情况。

斗蟋蟀的历史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赛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津蟋蟀斗慈禧的汉族民间故事传说。

体形雄而矫健。蟋蟀相斗,要挑重量与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让他们互吹较量,几经交锋,败的退却,胜的张翅长鸣。旧时城镇、集市,多有斗蟋蟀的赌场,今已被废除,但汉族民间仍保留此娱乐活动。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又从民国至今,前后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衰,呈现出年甚一年的趋势。

斗蟋蟀的发展

斗蟋蟀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清代时,活动益发讲究,先蟋蟀要求无“四病”(仰头、卷须、练牙、踢腿)外观颜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


眼看着立冬了,意味着冬天来了,小伙伴们是不是也已经感觉到了呢?而这个时候,积极的做好防护是很重要的,那么立冬养生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我想不少人已经领略到了秋意渐寒的感觉,那么到底何为寒露呢?寒露节气实则就意味着天

在寒露时节人们在养生的时候,就应该对养生的要点有更多的了解。寒露节气养生要点哪些?寒露节气哪些需要注意的?今天,常识网为大家准

临近寒露,秋分瑟瑟白露为霜,这时已经深秋!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到了寒露,养生都注重防燥润肺。那么寒露时节注意哪些事项

寒露节气即将到临,进入深秋,由于寒风骤起,凉气入侵。这个时候寒露养生要注意饮食调理,那么寒露吃什么好呢?下面为您介绍几道寒露养生食

寒露的习俗很多,但是你知道寒露的习俗有哪些吗?在这寒露节气,人们喜欢怎样的习俗呢?斗蟋蟀在人们的印象,很多时候都是一些纨绔子弟才会

寒露的习俗有很多,登高就是其中一种,这对于寒露养生来说是非常好的,更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那么登高的注意事项你们知道多少呢?如何

每到寒露节气,去赏红叶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一种习惯,更是成为了一种寒露习俗。但是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赏红叶的注意事项,下面

或许有不少同学还沉浸在秋天,却不曾算过国庆放假回来之后就已经是寒露了,时间总是过的很快,那么寒露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

又是一年秋分时节,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从今天开始也就正式秋季,这时的天气会越来越凉爽,虽然冷空气到来,但不会突然骤降,

秋分,这一天白天、黑夜时间一样长,秋分过后,白天要短于黑夜。就温度来说,温度下降很明显 ,白天夜晚温差还是需要大家注意的。一些常见

关于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会有一个专属的故事和习俗,秋分也不另外。那么你知道秋分习俗有哪些吗?知道秋分注意事项吗?知道秋分吃什么

趣零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9237号-1

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123721494/51362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