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来源:
网络
更新日期:
2021-07-06 15:50:28
处暑 哪些 有趣 习俗

摘要: 处暑的风俗习惯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古代人在处暑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祭祖、迎秋。如今处暑的有趣风俗越来越多,增添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处暑的风俗习惯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古代人在处暑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祭祖、迎秋。如今处暑的有趣风俗越来越多,增添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那么处暑有哪些习俗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暑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1、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许多地方都有祭祖及迎秋的习惯,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所以也将其称为“作七月半”或者是“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鬼门的仪式,一直要到月底关鬼门才结束,在这期间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2、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鸭子的全身都是宝,鸭肉味甘、咸、性凉,有非常好的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处暑食用对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乌骨鸭药用价值更大,结核病患者可以减轻潮热、咳嗽等症。老母鸭能补虚滋阴,对久病体虚者或虚劳吐血者均有补益作用。

3、吃龙眼配稀饭

老福州的生活习俗是,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老一辈的吃法就是剥一碗龙眼,混着稀饭一起吃。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4、放河灯

处暑还有放河灯的民俗,河灯也叫“荷花灯”,在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的漂泛,主要就是去除晦气,普渡水中的落水鬼的作用。

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过处暑吃美食更健康

糯米薏米大枣粥


秋乏的现象非常多见,往往到了处暑,人就会感到非常的疲乏,经常会有困意。秋乏的危害可不小,直接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使我们非常无精打采

处暑养生是许多人都非常熟悉的,调理饮食非常关键,处暑的养生食疗方法有很多种。适当的喝粥对健康非常有利,因为粥的营养非常容易被人体所

处暑养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处暑的时候人体是非常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蚀,不利健康。处暑食疗养生是非常多见的,多吃一些水果更有

处暑时节养生是非常重要的,处暑是气温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处暑过后天气逐渐变凉。所以处暑养生方法一定要适应天气的变化,才能起到作用。那

处暑的风俗习惯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古代人在处暑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祭祖、迎秋。如今处暑的有趣风俗越来越多,增添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处暑养生方法相信许多人都有所了解,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处暑时节的气候逐渐转凉,非常容易导致疾病的出现,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

处暑时节天气转凉,处暑养生方法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对我们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处暑的养生食疗方法是非常多的,适当的运动对健康也是非常有帮

处暑节气天气逐渐转凉,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处暑的养生方法要选对,千万不要还像夏季一样。处暑食疗养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有利调理我们的身

处暑节气即将到来,我们要了解处暑节气的由来,并对处暑节气的天气特点有所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疾病,

立秋,这预示夏季结束,时间进入了秋季,虽说是秋季刚开始,但在秋季刚开始气温并没有什么变化依然很高,此时,不仅要做好秋季养生的准备,

大暑,天气炎热,养生工作刻不容缓,这个时候的天气连风都没有了,让人很是烦躁。那么在如此燥热的天气下我们该如何养生呢?大暑节气养生工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依照着天气变幻等因素推导订立的,是一种对于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而大暑便是如此,大暑一般在中伏前后几天,是一年

趣零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9237号-1

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123721494/51362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