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当时的社会背景又是怎样的?

来源:
网络
更新日期:
2021-08-23 16:21:17
安史之乱 发生 之前 当时的 社会 背景 又是 怎样

摘要: 提起安史之乱,略懂唐史的人脑海中肯定会出现安禄山、唐玄宗、杨国忠这几位主要历史人物,关于事件的起因,大致会说是唐玄宗的一味宠信导致安禄山拥兵自重、包藏祸心,而杨国忠争宠迫使安禄山提前造反,唐王朝从此由

  提起安史之乱,略懂唐史的人脑海中肯定会出现安禄山、唐玄宗、杨国忠这几位主要历史人物,关于事件的起因,大致会说是唐玄宗的一味宠信导致安禄山拥兵自重、包藏祸心,而杨国忠争宠迫使安禄山提前造反,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不过,像安史之乱这么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爆发,绝不是仅凭几个历史人物的意志就能导致的。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被当时的时局、制度、人事、利益、情感等各种因素所驱使,做出各种抉择,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公元611年开始,隋末大乱,群雄逐鹿。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自晋阳起兵,于次年夺取长安,开国建唐,此后凭借关陇军事集团的支持,采取先固关中,东攻中原,再平江南的战略,历时七年,先后平定陇右薛举、河西李轨、河东刘武周、河北窦建德、洛阳王世充、两湖萧铣、岭南冯盎、虔州林士弘、江淮辅公祏、河北刘黑闼、鲁南徐园朗、冀北高开道等割据政权,至公元624年,除依附突厥的朔方梁师都政权外,基本统一全国。与历史上的中原王朝一样,唐朝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直面周边各族政权的挑战。

  自东汉末年持续至西晋的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小冰河期导致北方气温剧降、持续干旱,周边各族纷纷涌入中原求生存,史称“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在曹魏政权的军事高压下,北方时局尚能维系。西晋皇室八王之乱,自废武功。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为代表的内迁各族纷纷举兵割据,形成史称“五胡乱华”的分裂混战局面,“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北方汉人为逃避战乱,纷纷南渡长江,“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史称“衣冠南渡”。在经历一百多年的混战后,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最终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与南方汉族政权对峙,史称“南北朝时期”。


大家在提到唐朝由盛转衰的时候,总会顺口提一句,安史之乱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是,好像很少有人深入的去了解,安史之乱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有多恐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提起安史之乱,略懂唐史的人脑海中肯定会出现安禄山、唐玄宗、杨国忠这几位主要历史人物,关于事件的起因,大致会说是唐玄宗的一味宠信导致安禄山拥兵自重、包藏祸心,而杨国忠争宠迫使安禄山提前造反,唐王朝从此由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

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酒文化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不少文人学者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也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践行等酒神佳话。非常著名的有魏晋时期嗜酒如命的曹植和陶渊明,唐朝时期的"酒中仙"大诗人李白和借

在中国古代不少王朝都有研究天文星象的地方,在帝王们看来天上的星象是可以预示祸福的。“荧惑守心”就是一种被认为是凶兆的星象。不少帝王都曾经遇到过,在他们看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遇到大麻烦了。下面小编就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东汉末年的颍川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他和曹操的交集,是从曹操20岁开始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曹操是太尉曹嵩的儿子,但是由于祖父曹腾是宦官出

说到古代的皇帝们其实他们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先不说坐拥天下吧,有的皇帝还经常的微服私访,到处出巡呢,但是有的时候总有一些意外的,那就是有的皇帝出巡难道不会遇到危险吗?如果遇到了危险皇帝们是怎么来证明自己

在卫青最当红的时候,他的稗将苏建曾经劝过大将军卫青:“大将军的地位如此尊崇,而天下的贤人士大夫都没有人称赞你,也不关注你。大将军应当学以前的名将招揽一些士人,多多举荐他们才是啊。”卫青说:“自从魏其侯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的总体基调是褒刘贬曹。在罗贯中笔下,曹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奸诈之辈,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曹操是一个极其合格的领导,他身上有两大优点:一是爱惜人才,他唯才是举,常常不拘一格在天下搜

西晋早期经济快速发展,司马炎的年号是太康,所以这段时间被称为太康盛世。但是盛世背后,却隐藏着两大社会顽疾,加剧着西晋王朝的灭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奢靡  西晋

《三国演义》和京剧中捉放曹都是经典的桥段,曹操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尽显曹操的霸气与自私的一面。看到吕伯奢一家惨死,以及听到曹操这么说的陈宫,不愿再跟曹操一起走,决心分道扬镳。下面趣

趣零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9237号-1

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123721494/51362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