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瓣扶桑的栽培技术

来源:
网络
更新日期:
2021-07-31 11:15:21
重瓣 扶桑 栽培技术

摘要: 扦插是最常用繁殖方法。扦插繁殖在一年四季里均可进行,但以5-10月较适宜,冬季可以在温室内进行扦插,在梅

  扦插繁殖

  扦插是最常用繁殖方法。扦插繁殖在一年四季里均可进行,但以5-10月较适宜,冬季可以在温室内进行扦插,在梅雨季节里扦插成活率高。插条采取一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剪成长约10-15厘米,插于沙床上,保持较高空气湿度达80%以上,室温为20-25℃,插后约20-25天生根。待根系稍发达些时,即可移栽种植。

  嫁接繁殖

  通常在春秋季进行。多用于扦插困难或生根较慢的重瓣扶桑品种,尤其是扦插成活率低的重瓣品种。枝接或芽接均可,砧木可用单瓣花重瓣扶桑。

  栽培技术

  土壤

  重瓣扶桑对土壤要求不高,除盐碱土外一般均可适应。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或粘土壤为好。上盆的土壤可用壤土4份、粪干1份配成营养土。

  光照

  重瓣扶桑如光照不足会使花蕾脱落,花朵缩小,花色暗淡。因此,重瓣扶桑每日要有8小时以上的光照。但是,在盛夏需遮阳,以防止烈日灼射植株。早春培土一次,每季除草、培土一次。每年十月后,盆栽重瓣扶桑要移至室温在15~22℃的室内培植,入室后要注意通风和适当光照。

  浇水

  重瓣扶桑浇水要充足。通常每天浇水一次,以浇透为度。伏天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并需对地面喷水多次,以降温和增加空气的湿度,防止花叶早落。冬季则应减少浇水、停止施肥,使之安全过冬。

  施肥

  重瓣扶桑对“肥”的需要量较大,圃地育苗或盆植时,每株施猪干粪肥50克,与磷肥、腐熟堆肥适量拌合作为基肥;每月追施0.2%尿素水溶液及磷肥为主的淡薄肥2~3次。如遇多雨季节,可改施复合颗粒肥于根部,每株100克。

  盆栽养护

  换盆及修剪

  盆栽用土宜选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每年早春4月移出室外前,应进行换盆。换盆时要做3件事:一是换上新的培养土;二是剪去部分过密的卷曲的须根;三是施足基肥,盆底略加磷肥。为了保持树型优美,着花量多,根据重瓣扶桑发枝萌蘖能力强的特性,可于早春出房前后进行修剪整形,各枝除基部留2-3芽外,上部全部剪截,剪修可促使发新枝,长势将更旺盛,株形也亦美观。修剪后,因地上部分消耗减少,要适当节制水肥。

  出房后管理

  重瓣扶桑时阳性树种,5月初要移到室外放在阳光充足处,此时也是重瓣扶桑的生长季节,要加强肥水、松土、拔草等管理工作。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浇水应视盆土干湿情况,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开花。秋后管理要谨慎,要注意后期少施肥,以免抽发秋梢。秋梢组织幼嫩,抗寒力弱,冷天会遭冻害。

  及时进房

  重瓣扶桑不耐霜冻,在霜降后至立冬前必须移入室内保暖。越冬温度要求不低于5℃,以免遭受冻害;不高于15℃,以免影响休眠。休眠不好翌年生长开花不旺。凡朝南的保温条件好的家具屋都可以越冬,天气较冷时可盖纸或盖塑料薄膜保暖。初移室内每天白天要开窗通风,留意盆土干湿变化,适当浇水。最冷天,浇水有预防冻害的作用,但施肥应停止。


簕菜种子采收后不能直接播种,需要经过一个夏季完成形态后熟和一个冬季完成生理后熟,才能萌发。采用种子育苗繁

龙眼又称桂圆,因此常被人们拿来比喻“早生贵子”和“平安富贵”之意。茂名市种植龙眼的历史悠久,在2000年前的汉代,茂名高州沙田镇的龙眼便

4月播种,将种子在35~40℃温水中浸泡24h,取出拦2~3倍湿沙催芽,等裂口达30%左右时播种。在畦上

一、产品的安全

扦插是最常用繁殖方法。扦插繁殖在一年四季里均可进行,但以5-10月较适宜,冬季可以在温室内进行扦插,在梅


荔枝是我国南方水果中的佳品,亦系广西的特产。它属无患子科常绿乔木,生长于亚热带.平均温度在摄氏20度以上才能开花结果。荔枝果实外皮生小疣

常绿灌木,株高

荷花竹常见有叶斑病、茎腐病和根腐病危害,可用100倍波尔多液喷洒多次。荷花竹常见虫害有蓟马和介壳虫危害,用5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

选择排水良好、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的地块,要求土壤为肥沃疏松、土层深厚、通透性好、保水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

红美人柑橘新品种,从其综合经济性状看,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红美人’抗冻性比温州蜜柑略差,对热量、光照、肥

防治方法:发病前喷50%苯来特可湿性

趣零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9237号-1

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123721494/51362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