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养生 白露莫贪凉做好3件事能祛燥养肺

来源:
网络
更新日期:
2021-07-06 15:50:19
白露 养生 莫贪 做好 件事 能祛 燥养

摘要: 白露节气预示着天气逐渐转凉,进入仲秋,正所谓阴气渐重,凌而为露,同时天气也愈加干燥起来,早晚温差逐步增大。其中,呼吸道系统疾病、感

白露节气预示着天气逐渐转凉,进入仲秋,正所谓“阴气渐重,凌而为露”,同时天气也愈加干燥起来,早晚温差逐步增大。其中,呼吸道系统疾病、感冒、咳嗽等不良症状多发。所以,在这秋意渐寒的节气中,我们该如何进行养生呢?下面小编则为大家介绍下,在白露节气中做好3件事便能祛燥养肺。

做好哪些事能祛燥养肺

1、食疗润肺

白露节气,秋燥更加强烈,而燥邪之气易损伤津液,所以喉咙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更加明显。而从中医的理论来看,肺气与大肠互为表里,而肺主气,是维持正常呼吸系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白露节气做好滋阴祛燥的事项以达到润肺的目的是尤为重要的。

而食物是人们每日获取营养的主要来源,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便可以从饮食入手,在白露节气中多吃一些滋补养生的食物,便能很好的维护肺部健康。

但是,食疗润肺也是讲究规则的,很多人总是习惯“贴秋膘”而胡乱大肆进补,却忽视了节气性的特点,其中,白露节气需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且少吃一些寒、凉性的食物,这也是防止寒气入体的重要形式。另外银耳、百合、枸杞、南瓜等食物可以适量多吃。

2、及时增衣

有句老话说的好:“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也就意味着白露节气寓意着寒冷,因此,在白露节气中人们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的事项,莫要过于贪恋凉爽之意,而诱发一系列疾病的产生。

并且,白露节气之后,虽然中午的气温仍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温度,但是昼夜的温差是很大的,此外一场秋雨一场凉,降完雨之后的温度更是很低的。因此,人们一定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的增加衣服,衣服需选择一些柔软、保暖性强的衣料,既能增加舒适度,同时保暖效果也很好,尤其对于一些早出晚归的人们,早上出门带件薄外套还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不少人仍然遵守老一辈人所留下来的“春捂秋冻”的原则,但是秋冻也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决定,否则也是加重体内寒邪之气的重要因素。

中医理论还有这么一个说法:“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也说明了在白露节气保暖的事项中,脚部是很关键的。脚部素有“人体第二心脏”的称呼,在脚部上隐藏了诸多重要的穴位和经络,是维护人体机能正常运行的关键,而寒易从脚起,因此,防止寒气通过脚部入侵也是减少寒邪之气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有效途径。


白露节气预示着天气逐渐转凉,进入仲秋,正所谓阴气渐重,凌而为露,同时天气也愈加干燥起来,早晚温差逐步增大。其中,呼吸道系统疾病、感

白露,秋天第三个节气,白露的到来预示着秋天正式开始,气温开始下降。特别是早晚,温差更大。要是忽视保健,往往会伤害身体。那么白露养生

24节气中的处暑节气,处暑实则就相当于出暑,也就是说暑热之气逐渐褪去,真正意义上的秋天正在来临。然而处暑仍然处于由热转凉的交替时

一转眼立秋了,在这个容易失水、干燥的季节,饮食是很重要的,立秋吃啥好呢?想要立秋养生吃什么你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立秋吃

转眼之间已经立秋,而大家在日常的养生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这样才能够顺应时节的变化,从而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更好的保养,那么大家在立秋时

秋乏的现象非常多见,往往到了处暑,人就会感到非常的疲乏,经常会有困意。秋乏的危害可不小,直接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使我们非常无精打采

处暑养生是许多人都非常熟悉的,调理饮食非常关键,处暑的养生食疗方法有很多种。适当的喝粥对健康非常有利,因为粥的营养非常容易被人体所

处暑养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处暑的时候人体是非常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蚀,不利健康。处暑食疗养生是非常多见的,多吃一些水果更有

处暑时节养生是非常重要的,处暑是气温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处暑过后天气逐渐变凉。所以处暑养生方法一定要适应天气的变化,才能起到作用。那

处暑的风俗习惯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古代人在处暑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祭祖、迎秋。如今处暑的有趣风俗越来越多,增添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处暑养生方法相信许多人都有所了解,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处暑时节的气候逐渐转凉,非常容易导致疾病的出现,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

处暑时节天气转凉,处暑养生方法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对我们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处暑的养生食疗方法是非常多的,适当的运动对健康也是非常有帮

趣零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9237号-1

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123721494/51362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