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与“双眼视差”的不解之缘

来源:
网络
更新日期:
2022-02-27 16:14:23
印象派 双眼视差 不解之缘

摘要: 现代艺术很多革新技法的出现,似乎都能从科学的角度找到合理性甚至是必然性,莫奈画作的丰富层次,得益于“双眼视差”。  关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曾经有过很多经典表述——比如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

  现代艺术很多革新技法的出现,似乎都能从科学的角度找到合理性甚至是必然性,莫奈画作的丰富层次,得益于“双眼视差”。

  关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曾经有过很多经典表述——比如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福楼拜则说:“科学和艺术总在山顶重逢。”也不乏各种成功实践——如今流传下来的达·芬奇的许多机械发明手稿中,就有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痕迹。

  今天,二者之间的通融更是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大众关注。人们迫切想要了解艺术与科学为何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又如何能够发现更多交叉与碰撞的可能?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名画在左科学在右》一书,揭示了群星璀璨的艺术大师与科学之间的不解之缘,带领人们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名画,并进而探求二者的共同源头。

  艺术与科学的交叉碰撞,不断拓宽人类创造力半径

  贝措尔德效应中藏着梵高配色的科学依据,循着“感受野”“视觉脑”读懂蒙德里安的格子画

  19世纪,照相机的出现给了写实绘画致命一击。手执画笔的艺术家们纷纷革新技法,应对这场危机。从此,艺术走上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的道路,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画派、未来派……众多新兴绘画流派纷至沓来,看似是为挣脱科学的束缚,《名画在左科学在右》一书作者林凤生却为人们揭示,现代艺术很多革新技法的出现,似乎都能从科学的角度找到其发展的合理性甚至是必然性。

  印象派大抵是最为人熟知的现代艺术流派,热衷于捕捉大自然中光与影的微妙变化,将瞬间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为什么这样的绘画能够予人丰富的空间感与强烈的运动感?林凤生认为,或许奥秘就藏在“双眼视差”等人类所依赖的视觉机理中。

  所谓“双眼视差”,指的是人在观察近处物体的时候,两只眼睛会产生视差,即在两个视网膜上产生一对稍有差别的像,大脑便会把它们融合起来生成一个立体的图像,并能确定物体离观者的距离。

  19世纪中叶,物理学家查尔斯·惠特斯通爵士最早发现了这一奇妙现象。而用笔粗放、形象模糊的印象派画作,对观者的双眼视差恰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后,又有研究者发现,一定数量重复出现的图案元素将令人的大脑对信息进行错误的融合,产生“自适立体图”,也即一种隐隐约约的三维立体感。印象派画作往往充斥着大量碎而有序的小笔触,在对于天空、树叶、草丛、水波等处的描绘中,这样的笔触尤为明显。

  例如,在莫奈《透过树丛的春色》中,朝着一个方向、形状大同小异的一大片树叶,就组成了相似的视觉元素。它们在观者双眼视网膜上所呈现的图像,经过大脑融合,变成了一种朦朦胧胧、有着丰富层次的视觉效果。

  再看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梵高。他的画作为何如此“辣眼睛”,浓烈的情绪仿佛从画面中喷涌而出?林凤生从贝措尔德效应中找到了梵高配色的科学依据。以发现者命名的贝措尔德效应,其实是一种色彩视错觉,揭示出人们对于色彩的感觉,其实与其周围的对比颜色有关,也就是说,色彩是客观的,而色感是主观的。让我们不妨格外留心梵高画作的色彩,他总是将鲜明的原色涂在彼此相邻的位置上,再加上他的画面有着很强的笔触感,不同颜色的短促线段根根分明。这些都将令画面获得一种“加法混光”的效果,使得本就鲜明的原色更趋绚丽光亮,进而让观者感到激情四溢。

  将山峦、树木、房屋、苹果、人物统统简化成锥体、球体、立方体等种种形状的立体画派,仅仅是塞尚、毕加索等艺术家们脑洞大开?林凤生认为,这一系列画作一定也从自然科学里受到了些许启发。几何学与四维空间理论的提出,在他看来就对立体画派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画面上将一切物体形象破坏、肢解,然后再加以主观的拼凑、组合,立体画派这种以求所谓立体地表现出物体不同侧面的尝试,可不正是在探索肉眼看不见的四度空间?

  至于那些追求彻底简化的抽象派,无论蒙德里安的格子画,还是波洛克肆意泼溅的色彩,科学中居然也都藏着对于它们的另类“打开方式”。这种打开方式,与“感受野”与“视觉脑”两个神经科学的术语有关。所谓“感受野”,指的是身体表面某个区域受到适当的刺激,将引起脑细胞的反应;而“视觉脑”,则将视觉看成了一个创造性的主动过程,认为人类的大脑面对丰富多彩的外界视觉信息时,总是能够从中筛选出一部分有用的信息进行解读。科学家们发现,大脑的神经细胞会对感受野里出现的特殊走向直线——无论水平、垂直还是倾斜的直线,以及拐角产生放电反应。这些直线和拐角,可谓构成形状或轮廓的基本要素,而大脑正是抓住由这些直线和拐角转换而来的几何形状,将其整合成最终映现出来的图像。由此看来,或许不难理解蒙德里安等艺术家为何如此强调线条、尤其是横平竖直的线条,人类的视觉从这样的线条中或将筛选出更为印象深刻的图像——大脑里确实有某些细胞只对特定走向的线条有反应。也有研究表明,视觉脑细胞感受野喜欢接收有蓝色方块的图像,同时对于白色背景中的蓝色方块又比对于黑色背景中的蓝色方块反应更为强烈。这样的结论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马列维奇一系列在白色背景上的方块画。这位艺术家所追求的视觉效果,简直像是为迎合大脑细胞的生理功能而量身定制的。

  借助光学器材创作是历代画家惯用的“小伎俩”,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绘画的艺术价值

  维米尔的画作不借助暗箱难以达到如此精准,使用光学器具的蛛丝马迹清晰地留在霍尔拜因的《大使们》里


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很巧合的事情,而那一瞬间的画面往往会让人感到奇怪和不可思议。小编今天为大家奉献了10张生活中让人产生错觉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定要看到最后!  1.远处的云朵:夕阳西

现代艺术很多革新技法的出现,似乎都能从科学的角度找到合理性甚至是必然性,莫奈画作的丰富层次,得益于“双眼视差”。  关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曾经有过很多经典表述——比如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

人类眼睛的水晶体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失去某些功能。现今流行以单眼视觉(monovision)来解决此问题,也就是用隐形眼镜(或眼镜)让一只眼看近,例如阅读,另一只眼看远,例如开车。在美国大约有1000万人

在注视中间黑点的同时前后移动头部,可以看到同心圆环在旋转?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供图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却有那么一类图形长期流传于网络、报刊,能够瞒天过海般地骗过你的眼睛,让你觉得自己似乎变傻了。

2015年4月,一张猫咪走楼梯的烧脑神图掀起讨论热潮。发布这张照片的原帖问道:这只猫到底是上楼还是下楼?随后,这个帖子被疯狂转载,这只猫到底是上楼还是下楼,网上没人能取得一致意见。两大阵营纷纷引用建筑

眼见不一定为实!下面这张照片看起来就像用PS框出一个范围改过颜色吧~法国艺术摄影师Georges Rousse将不同材料重新配置和上色,利用错觉艺术让它就好像在同一个平面!不信,就让我们换个角度看看.

一张看似简单的照片却让互联网陷入疯狂,因为它太匪夷所思了。下面这张“与乌龟合影的女学生”照片最初是由Chuwa Francis拍摄的,后来被称为“色彩错觉remix”。在照片中,女孩们似乎都穿着不同颜

世界各地都在尝试的3D视错觉斑马线据世界卫生组织称,道路交通伤害仍然是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各种限速标识可以提醒和警告人们小心驾驶,但是效果比较有限,目前一些国家正在采取创造性的

peeta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真名叫曼努埃尔迪里塔(manueldirita),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他因为擅长视错觉风格而在“涂鸦界”名声大噪,不仅仅在意大利,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有张图这几天在微博和推特上都刷了屏。明明左边一枚“蓝球”,右边一枚“绿球”,但其实这两枚球真正的颜色是一样的。你跟我说这两枚球颜色是一样的???| David Novick大家都不信。于是有人立刻开始

今天是2019年6月2日,距离上次更新刚好过去了一周时间,后台不断有网友问我们怎么不更新网页……唉,我们的管理团队一个出国去了,另一个忙着考试,而我工作太忙……希望大家可以给我们多提供素材,admin

生活在纽约的艺术家AakashNihalani以制作有趣俏皮的视错觉装置而闻名,这些装置使用各种图形,将卡通世界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他使用各种材料,包括胶带、油漆、纸张、木材和钢材,创造出各种非常有意

趣零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9237号-1

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123721494/51362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