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来源:
网络
更新日期:
2022-03-25 17:48:22
韦应 登楼寄王卿

摘要: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登楼寄王卿》【内容】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韦应物与王卿之间有着很深的情谊。读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韦应物与王卿之间有着很深的情谊。读这首小诗,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诗人韦应物的形象,见到他正在拾级登楼,对景吟唱。从前当他和王卿相聚时,经常一起游览:他们曾携手登楼(“踏阁”),纵目远眺;并肩上山(“攀林”),寻幽探胜。而如今呢,王卿已经远去楚地,只有诗人自己还滞留在海边的州郡。这会儿,当诗人孤独地登楼送目时,一种强烈的怀念故人之情不觉油然而生,脱口唱出了一、二两句:“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这开头两句虽然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而在用笔上,却又有委婉曲折之妙。一、二两句采用的都是节奏比较和缓的“二二三”的句式:“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在这里,意义单位与音韵单位是完全一致的,每句七个字,一波而三折,节奏上较之三、四句的“四三”句式,“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显然有缓急的不同。句中的自对,也使这两句的节奏变得徐缓。“踏阁”与“攀林”,“楚云”与“沧海”,分别在句中形成自对。朗读或默诵时,在对偶成分之间自然要有略长的停顿,使整个七字句进一步显得从容不迫。所以,尽管诗人的感情是强烈的,而在表现上却又不是一泻无余的,它流荡在舒徐的节律之中,给人以离恨绵绵、愁思茫茫的感觉。

 

  三、四句承一、二句而来,是“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的展示。在前两句中,诗人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歌唱;到这后两句,写法顿变,用似乎冷漠的笔调随意点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粗粗看去,不免感到突兀费解;细细想来,又觉得唯有这样写,才能情真景切、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登楼怀友这一主题。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作者】: 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内容】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赏析】:   这首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内容】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内容】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赏析】:   这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内容】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赏析】:   打开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登楼寄王卿》【内容】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韦应物与王卿之间有着很深的情谊。读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内容】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内容】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赏析】:   这首诗乍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内容】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赏析】:   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内容】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赏析】: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

一、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二、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

趣零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9237号-1

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123721494/51362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