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来源:
网络
更新日期:
2022-03-25 17:48:24
韦应 寄全椒山中道士

摘要: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内容】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赏析】:   这首诗乍

【作者】: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这首诗乍看无甚惊人之句,好象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颇有陶渊明的风格,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有人说它“一片神行”,有人说是“化工笔”(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价很高。

 

  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明乎此,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内容】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内容】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赏析】:   这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内容】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赏析】:   打开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登楼寄王卿》【内容】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韦应物与王卿之间有着很深的情谊。读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内容】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内容】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赏析】:   这首诗乍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内容】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赏析】:   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内容】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赏析】: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

一、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二、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注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今译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文解释】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

趣零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9237号-1

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123721494/51362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