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老人害怕响声的心理

来源:
网络
更新日期:
2021-07-05 09:06:55
如何 应对 老人 害怕 响声 心理

摘要: 为什么有的人上了年纪之后反而更像个孩子。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感觉受不了了,而且还特别的需要家人的关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如何应对这样的老人呢?

目录:

第一章:老太太怕响声的背后

第二章:怎样帮助老人不再扮演病人走出心理困扰呢

第三章:有病无病与长寿

为什么有的人上了年纪之后反而更像个孩子。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感觉受不了了,而且还特别的需要家人的关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如何应对这样的老人呢?

老太太怕响声的背后

【案例回放】

这一天,电话预约后,我接待了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太太的来访。“我就是害怕声音,总是心神不安的,还失眠……”刚刚落座,老人便开始诉说自己的症状。

经过沟通,我知道了这位老人的情况。老人原来在一个机关工作,退休下来三四年了。半年前的一天,在家中猛然听到邻居新装防盗门关门时的“叮当”声,当时感到震耳惊心,难以平静。从此,就整天注意邻居的门声,不能放松。一次,老人去找邻居,请邻居不要把门关的那么响。可是,邻居孩子大人那么多,还是常常弄出很大的响声。于是,老人心中愤怒,与邻居吵了几次架。这样就更不好解决了。后来,老人的症状越发严重,严重失眠,心率加快,伴频繁早博,终于住院治疗。出院后,为躲避邻居的关门声,老人就临时搬了住的地方。

但是,住在新居,不但仍然害怕防盗门声,还进而怕汽车声,怕人声,怕各种响声。结果是老人终日心神不安,心里又想去跟邻居吵架。老人认为邻居是故意气她,刺激她,但也认为自己不该那么敏感。

本来,老人过去养成了谨小慎微、心细认真、爱生气、易紧张的性格,一直神经衰弱,常服镇静药。多亏丈夫对其关怀备至,子女孝顺,才算平安。退休后,正巧国营企业改革,丈夫的工作更忙了,照顾家的时间就少了。这样老两口一忙一闲,让老太太也难于适应。自从老人患病后,丈夫照顾家的时间开始多了一些。

自从老人生病以后,一切都不能料理,终日躺在床上忧虑重重,事事依赖丈夫和已婚出嫁的两个女儿。家人只得小心侍候,连走路讲话都不敢有大动静。老人自己还烧香上供,以为得了什么怪病。

说到这儿,老人不无自责地说:“就这样,家人对我好,病就轻;对我不好,就加重。我整个成了老小孩……”

根据老人的症状可见,老人的问题属于声响恐怖症。那么,究竟老人为什么对门声那么敏感和恐怖呢?

【案例解析】

老年人对声响敏感的原因很多,一是可能耳朵对某些声音频率的反应较敏感。二是可能对这类声音受过刺激性的心理创伤。三是还可能有人格特征的原因。一般说来有类似强迫型人格的人,对某些过敏性的刺激就强迫性地过分反应;有类似癔病型人格的人,对某些刺激容易发生过分的情感反应。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响声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就是说声响不单纯是听觉上的刺激,而是代表了与此相关的某种情绪的刺激。就这位老人的情况说,很可能是对邻居有钱装防盗门有“嫉妒”的心态,以及对邻居有“敌意”的心态,于是表现为对门响的过敏和反感,后来慢慢地泛化为对所有声响的过敏。

沟通至此,老人说:“不瞒您说,还真是这样。我对楼上楼下的门响都不太在意,就是对门一有门响,心里就特别紧张。对门那家的防盗门厚实漂亮。可开始的时候我们没装防盗门,后来为了不被对门比下去才装的。还有,对门那个40来岁的女人,一见面就觉得不顺眼,感到那女人挺横的样子,心里就讨厌她……”老人的话证实了我的推测。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老人的这个“怪病”越来越重呢?

很明显的一点是,老人的全家人都把她当成很重的病人,让她由此获得了许多“继发性”的利益,即得到被人照顾和关心的好处。一般说来,人到了年老以后,会为丧失了一些在家庭中的影响力而感到寂寞,于是往往靠生病来取得家人的关心。老人潜意识就有这样的心理活动。可以想见,作为家庭主妇,老人过去是家庭的中心,常为子女操心。女儿现在都长大结婚了,离开了自己,没有人可让她去操心。再加上她退休后,正好丈夫的工作更忙了,反而没时问去关怀她。自己一人在家,就焦虑不安,只好靠生病来获得丈夫和女儿们的关心。结果呢,扮演病人真的获得了被人照顾的好处。于是,潜意识里也就更加愿意扮演病人了。

怎样帮助老人不再扮演病人走出心理困扰呢

首先需要帮助老人明白她的困扰并不是单纯的音响问题,而是情绪问题,是与邻居的人际关系问题。因此,我提出第一条建议:老人对害怕的事不能躲,别再想搬家或跟邻居吵架,而要反过来,跟邻居要和好。有了和好的关系,就不会对邻居那么嫉妒和敌视。所以,老人不妨找机会主动地与邻居和解,到对方家去串门,让自己在和好的心情下去习惯邻居的门响。这样自然可以消除心理上的敏感性反应。


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老年人高血压的症状是什么?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哪些日常的保健常识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一一介绍吧!

人到老年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容易患各种疾病。因此,日常生活的健康锻炼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老年人如何科学正确的锻炼呢?锻炼是有没有什么讲究呢?

为什么有的人上了年纪之后反而更像个孩子。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感觉受不了了,而且还特别的需要家人的关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如何应对这样的老人呢?

一对老夫妻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很多生活习惯都逐渐的被同化了。在这其中不仅有好的习惯。更有一些对健康不利的习惯。那么如何才能保障一对老夫妻的健康呢?

老年人的生活都比较简单,不会因为工作的事情而导致情绪变化。只要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健康长寿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现在的情况是一个家庭双方要养四个父母。沉重的房贷让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人根本就无力养老。那么现在社会的主力。60、70、80这三代人对养老是怎么看的呢?

在我国,小肠气可以说是一种发病率相当高的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发病率是人群的三倍。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小肠气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是如此之高呢?

人到中年,如果事业上并没有成功,不少人就会产生焦虑不安,压力重重从而产生挫败感。当中年人产生这样的念想时,应放开心胸,多与身边的人交流,改变生活态度,要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睡个好觉可以让老年人的精神更加的充沛。多动脑筋可以预防老年人记忆力减退。那么老年人的饮食呢?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夫妻两个都是百岁之上的可不是很多啊!为什么别人活到一百岁了还是精神矍铄,身体健康呢?他们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养生方法呢?

上了年纪的人话就会显得特别的多,一般来说这属于正常情况。但是如果整日唠唠叨叨,也许就是心理障碍了。如何区分正常心理与心理障碍呢?

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脑细胞就真的开始减少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保养脑力了。那么我们要从哪些方面着手让自己的大脑保持清醒呢?

趣零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9237号-1

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123721494/51362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