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错觉为什么可以欺骗大脑
摘要: 日常生活中,大脑会持续借由人体的各种感知来认识世界。 大脑得不断地接收庞大的资讯量,因此它经常会抄捷径,以简化所见所感,同时赋予这些资讯最可能的诠释。这么做有助于让大脑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而非兼顾一
日常生活中,大脑会持续借由人体的各种感知来认识世界。
大脑得不断地接收庞大的资讯量,因此它经常会抄捷径,以简化所见所感,同时赋予这些资讯最可能的诠释。这么做有助于让大脑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而非兼顾一切。大脑也相当擅长预测,因此能弥补在接收并处理感官所传来的讯号,与实际产生视觉或触觉之间的些微时间差。然而,抄捷径及预测也可能导致大脑受骗上当。
数千年来,人类不断发现能欺骗心智的新方法,在石器时代岩洞壁画中所发现的视错觉绘画即为一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表示:“我们虽能信赖感官知觉,但它们也极易受骗上当”
──这种产生错觉的状况即现今所称的“瀑布效应”(waterfalleffect)。亚里士多德发现,观看瀑布时,若将目光从流水移至静止的石头上,便会觉得石头好像往水流的反方向移动;此错觉现象称为“运动后效”(motionaftereffect),为大脑中负责侦测运动的特定神经元太过疲累所致。当视线从瀑布移至石头上时,其他神经元过度补偿了那些疲累不堪的神经元,因此造成了石头移动的错觉。
比起亚里士多德的时代,现今要研究大脑的错觉反应可简单多了。透过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科学家得以分析人们看到特定景象或经历某些事件时的脑部处理过程,并研究大脑的即时反应。但大脑仍有许多待探索之处,因为人们对某些错觉所产生的反应目前仍无合理的解释。
我们如何看见外在的世界?
眼睛是窥探世界的窗,且能帮助大脑精细地建构出周遭环境的彩色3D动态景象。眼球的运作原理类似相机:光线从水晶体进入,聚焦在称为视网膜的感测器上。双眼甚至能如相机般改变焦距──眼部肌肉能将水晶体拉成扁平状,以利望远;或把水晶体变厚,以便观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