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时间管理?真正影响时间管理的因素是这些。

来源:
网络
更新日期:
2022-02-28 09:56:09
时间管理 如何 做好 真正 影响 因素 这些

摘要: 可能听到时间管理,大家会以为是关于时间管理工具又或者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内容,而我今天的分享跟这些关系都不大,我想从另外一些角度跟大家说说时间管理的这些事。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在时间管理上做的很好的大神,

可能听到时间管理,大家会以为是关于时间管理工具又或者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内容,而我今天的分享跟这些关系都不大,我想从另外一些角度跟大家说说时间管理的这些事。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在时间管理上做的很好的大神,他们高效且有秩序的做着很作事情,我们常常是觉得他们很厉害,可是在时间管理上面也没有人天生就会,都会有焦虑、低效、拖延的情况,这都很正常,而那些时间高手可以做到高效,他们也都是通过一些方式找到自己的时间秩序。

每个人每天只有24个小时,无论怎么管理,时间都不会增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分配好时间到最有价值的事情上,这就是时间管理意义。

而我们也要思考清楚为什么我们要学会时间管理,是我们想要更加高效做事情、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利用好时间,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不管是什么,其实,学会时间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我们希望我们在时间这件事情上,得到改变。

我们要真正知道影响时间管理底层因素的是哪些,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管理,而我今天想跟大家说说以下几个因素。

在时间管理中,目标规划是让时间管理有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没有目标感,是时间管理方法失效的第一个原因。

我们常常定下很多目标,但不是每一个目标都可以去做成, 关于那些没有做成的目标,有些是因为坚持不下去,有些是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可以好好想想,那些没有做成的目标,真的是因为我们没时间或者坚持不下去?还是一开始目标就设定错了呢?

如果目标一开始就设定错误,那么我们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内心的源动力渐渐不足,目标自然难以完成。只有当目标设定对了,形成了正向反馈之后,我们的行动才能变得持续。

高手懂得把自己的时间分配给真正有价值的大目标上,可以思考一下,我们设定的目标是有价值的吗?

什么是大目标?对我们来说是最有产出,并且做了它之后对自己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意义,那你就可以把它当成是你的大目标去做。

关于目标我们就不在这里展开了,但是你要知道的是大目标对时间管理的意义,让我们好好审视自己的目标,究竟是它们是自己大目标还是一堆毫无目的的小目标?

目标定错导致自己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更多的耗能,在时间的分配上自然也会出现问题。

如果不知道如何规划目标,反而去学习很多时间管理的技巧,那就像一艘轮船在海上失去了方向。

每个阶段做最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做最多的事情或者最快的做事。

真正的时间高手,不是追求平衡而是学会取舍,我们这一生有太多的取舍,选择能力也是成就我们一生如何的,决定性因素。

情绪是影响时间管理的第二个原因

没有人可以对抗自己的情感。

不接触我们的情绪对抗,我们也别想利用好自己的时间--秋叶大叔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坏情绪的出现,打乱所有的计划,耽误了很多时间。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抵触坏情绪的出现,只要它一出现,不仅心情难受、烦躁,还把事情也做的一团糟。

人有七情六欲,有情绪是正常的,

我们要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解,接纳他、甚至可以与它对话,了解它出来的原因。

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出现坏情绪,可以给坏情绪一些时间允许它在这段时间的出现。

只有发现它、包容它、觉察它的存在,允许它的存在,才能更好的与之和平共处,越是抵抗、越是难受。

学会与情绪共舞,是做好时间管理不可忽视的因素。

忽略自己的身体,是时间管理不好的第三个原因

做好时间管理,给自己时间节奏感。

每个人的身体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每个人所在的环境也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身体性质也不一样,有的天天早起,有的天天熬夜,有的每天精神奕奕,有的每天无精打采,这其实也就是精力管理的问题。

我们要培养好自己的作息习惯,找准自己的作息节奏,对自己的身体有认知,发现自己每天精力的最佳时间,然后把这个时间用来做高效的事情。

我们是管不了时间的,但是我们可以管理自己的身体,调节自己的作息,作息不规律会使我们难以恢复精力。

要解决精力问题,很重要的是我们的睡眠质量要提升,要先解决休息的问题,然后在解决提升效率的方法。

精力管理可以让我们张弛有度,在高效的时间一口气把事情做好,在低效的时间就去干干其他轻松的事情。

找到自己的作息规律,给自己做一个作息表,也是给自己一个时间安排的节奏感。

重视每一个碎片化的时间,可能会产出更大的成果

相信大家都会每天都会有大块的工作时间。

比如4个小时大块时间,拿出两个小时做事情。明明是完整的两个小时,可是在这两个小时中去微信聊了天,去刷了手机朋友圈,去逛了一下网站。时间一下子就被打断,两个小时变成了15分钟做了一会事情,5分钟聊天,20分钟逛网站......,事情还没做完两个小时已经过完了。

要学会把控好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排队的5分钟、看手机的30分钟、等地铁的3分钟、走在路上的10分钟、起床赖床的5分钟、发呆的3分钟。——碎片化的56分钟

如果我们利用好这56分钟的时间,我们就可以产出一个完整结果。

比如排队的五分钟可以思考一个写作题目,路上的十分钟可以像一个框架,然后把看手机的三十分钟拿来写作,一篇文章就产出了。

很多事情之所以遗憾,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做,而是本来我们可以做而没有做。

重视每一个碎片化时间,让时间的印记变得更有意义。

除了以上原因,我们还要学两种思维

做好效率管理,培养统筹思维

我们要培养自己对时间的统筹,把自己的时间统筹起来,用于我们的目标上,这样才能将时间有效使用,其实也就是做好效率管理。

最好时间统筹的前提是,要清楚自己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产出一个什么样子的结果。

要了解同样的时间别人做这件事情是多少时间,自己做这件事情是多少时间。

在不同的单位里面,我们可以做成什么样子,不同的时间产生的差距又是多少。

我曾经就做过一个这样的调研,来判断自己的单位时间效率,我和一群小伙伴们在秋叶大叔时间管理训练营里面,一起写作业,大家的作业质量都非常高,于是我做了一个作业完成效率调研。

给自己的自评

看到大家的单位产出时间,我也可以客观的判断出自己的单位时间产出效率。

我们很多时候做计划,可能都是假的,因为我们都没有考虑过在每个时间段可以产出一个什么样的价值或者成果,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在时间段内可以产出什么成果,那么做计划和规划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了解自己在单位时间的产出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也要学会给自己创造环境,让自己进入高效率的状态。

时间是不可再生资源,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你用的时间比别人短,产出的效率比别人高,你会统筹自己的时间,那么就会获得更高的价值和回报。

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交给其他人来做,就是一种成本选择,也是外包思维,时间价值的最大化。

同样一件事情是自己做更好,还是选择请别人更靠谱,学会外包也是一个好的时间管理方法。

就比如很多人请钟点工到家里帮忙搞卫生,很多公司也会请人到公司打扫卫生,不是因为自己不能做,而是想要把时间去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把时间用在其他更核心的业务上,用在目标上,一样的时间产出更有价值的结果,是成本的选择,也是外包思维。

外包是为了能够换回来更大的成果。

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些,我们对于时间的思维就会改变,我们可以合理的使用资源解决问题,搞定目标,产出更大的结果。

我们要真正审视时间管理背后的逻辑,目标管理、情绪管理、精力管理、碎片化时间管理、效率管理、外包思维了解了这些,就真正明白做好时间管理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羡慕那些时间管理高手他们对于时间的管理,是羡慕他们可以产出一个又一个成果。

最重要的是要去做、去行动,我们都可以成为那样的高手。

时间管理方法:

运用80%—20%原则。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时间,只要20%的投入就能产生80%的效率。相对来说,如果使用最低效的时间,80%的时间投入只能产生20%效率。一天头脑最清楚的时候,应该放在最需要专心的工作上。与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来说,不需要头脑那么清楚。

所以,我们要把握一天中20%的最高效时间(有些人是早晨,也有些人是下午和晚上;除了时间之外,还要看你的心态,血糖的高低,休息是否足够等综合考量),专门用于最困难的科目和最需要思考的学习上。许多同学喜欢熬夜,但是晚睡会伤身,所以还是尽量早睡早起。

平衡工作和家庭、对于家庭的时间分配和生活时间分配是用下列的原则:

1、划清界限、言出必行——对家人做出承诺后,而且一定要做到,但是希望其他时间得到谅解。制定较低的期望值以免造成失望。

2、忙中偷闲——不要一投入工作就忽视了家人,有时10分钟的体贴比10小时的陪伴还更受用。

3、闲中偷忙——学会怎么利用时间碎片。例如:家人没起床的时候,你就可以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去做你需要的工作。

4、注重有质量的时间(quality time)——时间不是每一分钟都是一样的,有时需要全神贯注,有时坐在旁边上网就可以了。要记得家人平时为你牺牲很多,度假、周末是你补偿的机会。

5、每天安排出时间计划日程和优先事项[1]。

6、能利用经手的文件进行工作。

7、确保工作速度能与目标或最后期限步调一致。

8、保持良好情绪,即使面对意料之外的需求时也能如此。

9、如果不是接待未预约谈话者的适宜时间,能迅速而坚定地要求非正式拜访者以后再来。

10、每天留出一定时间给“顺便拜访”的人。


人的记忆力有限,无法同时记住很多事情,也没办法做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工具和方法的帮助,可能到后来你才发现,不重要的事情做了很多,很重要的事情确没有做完。长此以往,你的注意力老是分心要记住重要的事情,所以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的过程。时间管理是一个管理学概念。EMBA、MBA等主流商业管理教育,均将时间管理能力,作

时间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管理好自己。但是,多数人在做时间管理的时候还是有不少误区,很有必要说一下。直奔主题!误区一:时间管理就是让自己更快更直接的完成事情。我之所以把它写在第一位,就

可能听到时间管理,大家会以为是关于时间管理工具又或者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内容,而我今天的分享跟这些关系都不大,我想从另外一些角度跟大家说说时间管理的这些事。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在时间管理上做的很好的大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跃进,大家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近100年间,世界上出现了很多帮助人们提高效率的方法研究,也因此诞生了很多时间管理方面的经典理论和大师。但是在这众多学

最靠谱的时间管理方法是什么。01 并非工具优先,而是自省优先很多人想到时间管理,想到的就是上网搜索各种时间管理方法或工具,但这完全是本末倒置了。时间管理,实际上是对你的生活乃至人生进行一个梳理。所以,

每个人所拥有初始时间都是平等的24小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时间分配方式。在工作上,我们所消耗的每个小时所带来的金钱收益各不相同。时间收益不能单纯以金钱来衡量,还要看在工作上,所能学到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

【做好本职工作】虽说兼职也是一份不错的差事,但是要分清主次,不能因为兼职,而让自己的本职工作受到影响,首先要做好的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自己工作的时间之余在做兼职。【合理安排时间】每个人的工作

将时间管理当成单纯的自律活动与个人管理。一、时间管理≠时间规划很多人对时间管理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时间管理就是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规划,然后遵循规划的步骤,进行自己的工作与学习。最典型的就是学生时代的学习

何将工作时间量化,利用量化的后工作,反思自己的工作状态?好了,我们先讲“番茄工作法”:有以下步骤1.遵守时间规则;2.25分钟的固定工作时间,25分钟内除工作以外的事情一概不理;3.25分钟结束后,有

上帝给了每个人公平的3个8小时。第一个8小时大家都在睡觉;第二个8小时都在工作;第三个8小时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而很多人与人的区别就是体现在这第三个8小时里,再往细里说,如果每天花1个小时上下班,2

如何高效安排工作时间你想给自己充个电,上班打开电脑后你先查下QQ,微信,邮件再刷刷微博逛逛淘宝,再一看,11点了。于是打开美团给自己订个外卖,肚子饿了不想干活?还是聊聊QQ逛一会淘宝等着中饭来吧!中午

趣零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9237号-1

本站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123721494/513624388